龙潭湖公园龙宫水族馆项目,顺利获得区政府的批准和政策支持一事,对宁卫民而言,同样意义非凡。
要知道,在过去,整个皮尔卡顿公司,能够和区政府领导们平等对话的人,只有皮尔卡顿大师和宋华桂而已。
但现在,多了一个宁卫民。
说白了,这个项目作为区里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的重点项目的确立,就代表着宁卫民作为一个独立的经营个体已经进入了区政府的眼界,拥有自己的“位格”了。
有了这个项目,宁卫民在区政府的眼里就已经不再是皮尔卡顿公司的附庸品了,而是一个对于重文区经济和文化发展意义非凡的民营企业家。
这就是投资所带来的好处。
在这个各级政府工作都把招商引资工作排在优点地位的年代,哪怕宁卫民给文物局捐了那么多文物,还给公安系统捐了那么多的车辆,也不如投个项目更容易获得区政府的赏识。
尤其宁卫民还是调动外币来投资的,这就让他还有一层光环加身,完全区别于一般的民营企业家,获得了区政府的认可和优待。
甚至某种程度上,他比真正的外企和合资企业还让区政府稀罕呢。
因为他没用合资企业的名义去找政府要税收优惠。
而且他还把话说在明处,不这么做不是因为他傻,而是他不想把税交给日本政府,就要给自己政府多创造税收。
那想想看,有这样的觉悟,区政府对他会是个什么观感?
所以说这件事情的后续影响大了去了,宁卫民给区政府长脸所获得的人情和好感,绝不会仅仅作用于这个文旅项目。
可以说,从今往后,只要这个水族馆的建设工作如宁卫民承诺的那样顺利推进,那就意味着这小子在整个重文区的商业经营和文化活动,都会持续不断的获得区政府的支持。
以后只要是宁卫民要做的事,区政府以下的各个部门不但不会故意难为,吃拿卡要,反而都会在政策范围内,竭尽所能的予以配合。
这就相当于他拥有了一张特殊的通行证,足以助他在重文区的范围内的商业布局加速发展。
如果他要和其他人,或者是他和某些国营单位,产生利益矛盾,那也不要紧。
因为从区政府的角度出发,肯定是当以“大局为重”。
即便是宁卫民不占理也要宽容一二,就别说他还占理的事儿了,无疑会偏袒到底。
所以这无形中,先让宁卫民在处理坛宫饭庄资产交接的事上,占据了充分优势。
只不过对这一点,还在等着和宁卫民做交接工作的龚明程可不会知道。
实际上,这个只会摘桃子的家伙,他还一心等着分大肉和坐享其成呢。
没错,在坛宮饭庄的三方股东最终决定分道扬镳后的这半年里,这位新园长的主要精力和时间,一直都放在怎么接受老园长的“遗产”,和怎么稳定自己基本盘上。
为了坐稳园长的宝座,也为了避免由此引发的恶果进一步扩散,龚明程这半年来只专心做了三件事。
第一是抓人事,抓财权。
他对于天坛领导班子做了不少人事调整,用拉一伙打一派的方式,迅速扶植了自己一批亲信。
而且变更了奖金制度,他牢牢把分配权力抓在了自己的手里。
还采用提高工资,减少奖金的方式,最终达成了一种金字塔的分配制度。
让以他为中心的小团体,成功吞噬了基层职工的大部分利益,并且建立了对基层职工的权威。
第二和郭氏集团的香格里拉正式确定合作条款,为皮尔卡顿公司和宁卫民春节后退出坛宫饭庄做好交接的准备。
哪怕龚明程明知道被郭氏集团当枪用了,吃了一次闷亏。
但他还是相信郭氏集团的能力的,而且此时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只能放下怨恨,摒弃前嫌,按照原计划和对方在餐饮业务上进行合作。
第三就是他开始主动去摸底天坛公园现在享誉京城的几个著名文化活动的具体情况,并且插手这些活动的组织工作,以园长的身份和主要合作单位依次进行接触,稳住这些合作单位。
不为别的,宁卫民岁策划出的这些活动,为天坛公园带来的客流量太大了。
如今夏季的书市,秋天的灯会,和冬天的艺术展、新春的游园会,都已经成了天坛公园稳定的财源,光一年四季的门票收入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就别说这些游客在游览过程里所产生的其他消费收入了。
而这些活动宁卫民又是不可能打包带走的。
所以虽然彼此结束合作关系,宁卫民离开坛宫饭庄已经成为定局,但龚明程可还想在宁卫民种下的摇钱树下继续乘凉,充分享受这些文化活动的经济红利呢。
自然要竭尽全力和那些合作单位搞好关系,借助天坛公园本身的资源优势继续捞钱。
要说这事儿吧,还真不能说龚明程想得太美。
毕竟对于那些合作单位来说,实际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眼下这些文化活动已经做出天大的名气来了,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