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zw.cc
字:
关灯 护眼
第三中文网 > 我在北大学考古 > 第159章:终于回归主题

第159章:终于回归主题

(没写完,先占坑,好烦,天天写不完,好想请加一天。)

情窦初开,人之常情。

知慕少艾,值得呵护。

不要说,苏亦今年已经十五岁,再小一点,对异性的爱慕都可以理解。

更不要说,苏亦比一般的同龄人都要早慧。

因为对于他这个年纪的人来说,对于爱情已经没有那么美好的幻想了。

然而,苏亦写的诗歌分享的故事确实很美。

马世昌读了《一棵开花的树》,读了《石桥禅》,又读了《千年的等待》,他最大的感触,苏亦这小子确实是一个天才。

凭借着这份文采,读中文系,也不算屈才,然而,那是别人不知道这小子在考古方面的积累,不然,肯定说不出来他不读中文系是一种浪费这种话。

马世昌反而觉得,这苏亦小子要去中文系才是埋没人才,他选择考古专业选择佛教考古,是选对了。

不然普通人,谁又能想到把佛家典故融入诗歌之中写成情诗呢?

至于,所谓的佚名,马世昌跟大部分人一样都直接安在苏亦的头上了。

接下来仓央嘉措诗歌的分享,似乎也验证了马世昌的猜测,要是苏亦不读佛教考古,怎么会关注仓央嘉措的诗歌?

不管是《问佛》还是《住进布达拉宫》,实话实说,他都没有听过。

一是,他不擅长藏文;二是,他对诗歌没有研究。就算如此,他一个门外汉,依旧能够感受到这些诗歌的优美。

《问佛》只有两句,却可以断定是佳作无疑。至于《住进布达拉宫》就更为经典了。

尤其是最后两句,道不尽红尘奢恋,诉不完人间恩怨。

结果,马世昌翻看到后面的《女儿国》,就忍不住叫起来了,“好家伙,苏亦,你小子确实是放了一个炸弹了,连歌曲都整出来了。”

钱立群说,“我... ...

推荐阅读: 黑神话:快跑,唐僧来了! 重云记 斩灵仙 全民:说好的奶妈,治疗能秒人?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埊法 我有一间练功室 绝宠六宫:妖后很痞很倾城 因为怕死只好多谈几次恋爱了 武侠之侠行都市